手球犯规 搜狗百科
然而,若防守球员犯规,但进攻球员仍能继续射门得分,则无须再判七米球[16]。 手球规则允许守门员在球门区内防守时,运用身体任何部位接触球;守门员在球门区内的一切持球活动,亦不受场上队员规则的限制。 守门员亦可在比赛期间不持球离开球门区,并在比赛场区参加比赛;离开球门区的守门员,须遵守场上一般球员的规则[11]。 此外,球员如没有任何明显的进攻或射门意图,而持续保持本队对球的控制,将被视为“消极比赛”,裁判可判罚由对方掷任意球。 当裁判发现有球队“消极比赛”时,可以作出预警手势,让控球球队改变进攻方式;如裁判作出预警手势后,进攻球队仍没有射门,则应判由对方掷任意球[10]。
如果VAR不介入,按法加尼第一时间的判罚继续比赛,那么至少不会像判罚点球一样争议这么大。 使身体不自然扩大,是指队员的手/臂部的位置并非此情形下其身体的动作形成的正当结果或合理位置。 队员将手/臂部置于此位置,是冒了被球击中并被判罚犯规的风险。
中场休息通常为10分钟(最长为15分钟),双方须在中间休息后互换场地[12]。 同一队球员所穿著的服装必须统一,两队的服装颜色和图案亦须有明显区别;守门员的服装颜色,必须与双方队员和对方守门员有分别。 守门员不可以在控制球后持球离开球门区,亦不可以将球门区外地面上静止或滚动的球拿进球门区。
”这条规则可以让裁判员更加容易的判断守门员是否在门线上,即便他正在跳跃。 同时,这也意味着守门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预判提前迈出一步。 “不管手球是否有意都将被判犯规”这其实只针对攻方球员,攻方球员不能利用手或者手臂为自己获利。 对于防守球员新规表述如下“如果一个(防守)球员的手臂伸张到了身体的‘自然轮廓’之外,如果手或者手臂碰到球,也许会被判手球犯规,不用考虑有意或者无意。
1.使用故意的假动作(“花招”),用头/膝盖/胸部等部位将球传向守门员,包括任意球或球门球,无论守门员是否用手触球。 如果守门员对发起此“花招”有责任,那么将被判罚间接任意球。 使用以下行为延误比赛重新进行:1)故意进入对方球队的技术区域(非冲突性) 2)使用言语和行为表示异议,比如:扔/踢水瓶或其它物体;明显表现出不尊重比赛官员的行为,例如讽刺性鼓掌。 官方解释:对于为了规避守门员有意手接队友传球,而使用“花招”的行为判罚犯规,现在也适用于踢球门球。
进球信号必须迅速准确(1秒钟之内)发送至比赛官员的设备上。如果比赛中有视频助理裁判,那么进球信号也要发送至视频操作室。 简单总结下主要的调整和变化,从中摘取对观赛比较重要的部分内容。 原文中的foul和offence,本文中一律翻译为“犯规”,不做具体区分。